编者按:近年来,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惠企利民服务水平,取得积极成效。自2025年7月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介绍已推出的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展示改革成果,供大家学习交流。本期推出案例八。
一、实施背景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申报的广东珠海不动产登记“1 n”智慧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于2023年5月获批立项,成为全国第九批下达的4个“政务服务(数字政府)”领域试点项目之一。在广东省“数字政府2.0”建设的指引下,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我中心按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要求,锚定“标准引领、数字赋能、协同创新”目标,将标准化试点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融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目前,广东珠海不动产登记“1 n”智慧化服务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实施运行,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主要做法
我中心按照标准化试点要求,对全中心适用的登记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工作规定进行了全面优化,制定发布了74项面向群众的办事指引、40项面向员工的工作手册、45项岗位说明、94项管理及服务规范,并梳理收集了《不动产登记规程》《地籍调查规程》《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等144项外部标准,此外,发布了3项珠海市地方标准。广东珠海不动产登记“1+n”智慧化服务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不动产登记服务从传统模式升级为智慧化、便捷化、标准化的创新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珠海模式。

三、主要成效
一是创新举措标准化,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将“不动产登记 金融”“不动产登记 税务”“不动产登记 地籍与测绘”“不动产登记 公证”“不动产登记 民生”等13项创新服务模式转化为服务规范,提升智慧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将“三交(交地、交验、交房)即发证”、二手房“带押过户五合一”“不出关办理”“律师在线查询”等46项创新举措融入到标准内容中,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固化提升。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珠海市登记财产相关指标在省内排名前列。
二是对企服务标准化,助力区域产业发展。我中心通过标准化试点建设将对企服务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企业服务专窗”“产业服务绿色通道”“预约上门靠前服务”等便民利企举措,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缩短时限,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成本,使对企服务更精准、更高效,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中心获得企业群众感谢信、锦旗、表扬等40多次。
三是跨域网办标准化,加速湾区融合发展。我中心聚焦“湾区所向”,以“零出关办、自助办、专属办、就近办”服务为核心,会同珠海市市场监管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存量房(二手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境办(港澳)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规范》三项珠海市地方标准,已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持续探索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事项向港澳延伸,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走向“软联通”“心联通”融合发展。我中心已在广东省率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湾区通办”、率先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信息查询等多项高频业务“全省通办”,在全国首次实现二手房“跨境带押过户”,“跨省通办”的朋友圈已扩充至省外的28省(直辖市)56个市(区),“跨境通办”扩充至15家港澳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