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工作部署,始终围绕加强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目标任务,坚持全力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质效,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上下贯通抓好不动产登记领域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工作,积极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通过常抓大厅建设、狠抓服务意识、善抓服务能力、细抓改革创新、严抓队伍管理五方面构建“五抓五提”的登记工作体系,让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可知可感可及,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常抓大厅建设,提升群众舒适度
一是完善大厅硬件。中心大厅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如自助服务区、等候休息区等多个区域并设置清晰易懂的功能指示图,在等候休息区配备各项便民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根据群众需要配置科学合理的叫号服务系统,打造安静、舒适的办事空间。二是科学窗口设置。按照业务类型和人流量合理规划配置登记窗口类型和数量,综合窗口超40%,窗口各类型的标识规范清晰,方便群众,设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服务的“绿色窗口”,提供优先服务,设有企业服务专窗,提供“一对一”服务,设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动产“登记难”受理专窗,提供兜底性服务。三是清晰咨询引导。在大厅醒目位置设立独立咨询台,提供各项业务“一件事”咨询引导。咨询台工作人员熟悉政策法规、熟悉业务知识,能够起到答疑解惑、分流疏导的作用。四是广泛收集意见。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显眼位置设置意见箱和留言簿,方便群众随时留下意见和建议,并安排专人定期收集和整理。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为后续优化提升登记服务提供重要参考。

二、严抓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幸福度
一是擦亮“珠小登”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以“珠小登”党委服务品牌为统领的“三前”“四用”“五办”等党支部特色工作法,设有党员先锋岗服务窗口,5个窗口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党员志愿服务岗”星级窗口,同时组建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开展统一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上门、下乡等服务。每周三提供“午间不间断”通勤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志愿服务306人次、612小时。
二是树立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斗门分中心彭慧娴同志荣获首届全国“最美不动产登记人”,中心第一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中心第二、三党支部被评为市自然资源局局系统先进党组织、2人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5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组织进行宣传展示,并通报23人次通过全国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全中心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是制度落实到位。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三个经常”,落实《窗口工作人员文明服务规范》《窗口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首问负责制落实到位,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到位,限时办结制度落实到位,定期发布《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质量监督报告》,通过各项专题报告对不动产登记业务质量、服务效能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办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敦促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提升登记规范化水平。

三、善抓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好评度
一是延伸登记窗口。建设“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税费缴纳、下载证书等全流程线上服务,积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动产登记代理机构、街道(乡镇)、公证机构等便民服务点等延伸登记窗口,拓展服务内容,与金融、公证、法院等部门协作,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深化涉及税务、金融、民生、法院、公证、公积金等“不动产 ”服务。二是拓宽通办服务。推进同城通办服务,方便企业群众自主选择就近区域办理登记业务,不断扩大“跨省(城)通办”朋友圈,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通办,企业群众居民可在珠海办理大湾区内地9市不动产高频登记业务,也可在大湾区所有城市就近办理涉及珠海不动产的登记业务,截至目前已通过可全程网办或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实现与16省27市实现通办,通办城市数量全省排名第一,为便民惠民出真招擦亮“珠海政府服务”品牌助力,为推动“跨省(城)通办”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工作经验。三是信息实时共享。畅通便利信息查询渠道,上线24小时智能客服“珠小登”,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在线查询咨询,并建立涉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登记与交易、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数据系统内嵌入式共享,各部门信息采集“三表合一”或“多表合一”,审批结果自动推送,申请材料基本实现免提交。同时,企业群众可通过pg电子平台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查询办理业务办理进度,通过短信、微信或者网上服务平台第一时间知晓业务办理情况。


四、细抓改革创新,提升群众便利度
一是业务办理再提速。为进一步优化珠海营商环境,提升登记财产便利度,除非公证继承(遗赠)转移登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登记业务以外,全市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承诺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统一压缩至2个工作日;部分高频且风险可控登记业务即来即办,1小时办结。压缩后,一般登记业务承诺办理时限较法定30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减率达93.3%;较广东一般登记业务3个工作日的时限标准,压减率达33.3%。二是常态化推进“三交”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全市已有52个项目11492套住宅办理了“交房即发证”;54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涉及用地面积246.33万平方米;31个项目实现“交验即发证”,涉及建筑面积204.77万平方米。其中2024年完成“交房即发证”项目32个,“交地即发证”项目23个,“交验即发证”项目17个,参与并完成“三交”服务的项目数量、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均较往年实现大幅增长。金湾分中心主动向前延伸服务,顺利为珠海福昇科技有限公司光纤电缆生产项目用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助力我市首次实现产业项目“四证齐发”。三是持续拓展“带押过户”。不断推动“带押过户”业务向纵深发展,实现从同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升级为可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拓展为可跨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动产类型从二手房向一手房延伸,不动产用途从住宅类向商业、办公、工业等非住宅类拓展,积极参与珠海市2024年涉企政策“政策直播间”,不断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税务局、珠海市银行业协会共同推动建立珠海市不动产“法拍贷”执行协作机制,有效解决法拍房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办证慢、交易时间长、垫付费用多、交易安全等问题。四是试点“六免”办理模式。试点在预购商品房转现房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业务推行“六免”办理模式(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校验的免填写、可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可通过智能化办理的免于人工审核、可通过线上办理的免跑实体窗口),做到全程无纸化、智能化办理。2023年至今,全市线上无纸化自助办理业务达76430宗。

五、敢抓队伍管理,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从严从实强化队伍建设。将不动产登记队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和作风常态建设作为提升不动产登记队伍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开展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自我监督、社会监督、纪检监督的监督合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全年获多面锦旗和多封感谢信。二是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广州及江门廉政教育基地、北山廉政文化公园、杨匏安故居、苏兆征故居等廉政文化基地,观看各类警示教育片、学习“身边人、同行事”典型案例通报等,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三是加大干部职员培训力度。组织推出“珠小登大讲堂”系列活动,提升全体登记队伍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12期。积极构建新入职公务员“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采取廉政教育、实践锻炼、入职培训、监督考核和关心关爱等措施,帮助新入职公务员系好“第一粒扣子”,尽快融入新岗位、进入新角色,助力新入职公务员成长成才,共同赋能珠海不动产登记事业高质量发展。

